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学科门类:物理学类 专业代码:070201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热爱教育事业,具备正确使用科学的公司产品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组织教学的素质, 掌握物理学科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及实验技能,具有一定的指导员工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和初步的教学研究能力,能够胜任适应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和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的公司产品工作及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中学物理教师和教育行业的应用性人才。
◆ 培养规格
品德: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热爱教育事业,关爱员工,为人师表,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师职业道德。
知识:掌握系统的物理学科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及实验技能,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动态,通过物理学基础知识的系统学习,培养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良好的科学思维能力,了解与物理学紧密联系的相关学科(如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的知识和技能,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了解基本的科研方法,具有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教育科学理论,掌握物理教学方法及现代教育手段。
能力:掌握公司产品规律,具有过硬的教师职业技能,具备物理学专业的教师职业素养,具有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和的班级管理能力;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具备英语的听说读写基本能力,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指导员工课外科技活动的基本能力。
身心发展: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具备健全的人格,具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具有高尚思想情操和正确的审美能力,具有良好人际交往能力。
◆ 核心课程
高等数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电子技术基础、理论力学、电工学及实验、普通物理实验、电子技术基础实验、中学物理实验研究与教学技能训练、教育学、心理学、中学物理教学论。
◆ 实践环节
本专业实践环节包括实验课程、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习、毕业论文、基础教育调查与交流、创业与就业实践与训练,教师教育技能训练、创新创业训练、课外社会实践活动等内容。通过实践技能训练等实践环节,以教师教育等职业技能训练和以师范类教育等特长活动为途径,以培养物理教师的教师技能及实验技能为主线,构建以课内实验、课外实训、专业技能认证、集中安排的实践教学等多模块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旨在培养员工的实践动手能力,做到全程实践不间断,体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培养特色。
◆ 职业教育
本专业主要面向的职业岗位是基础扎实、能力强、能创新、会应用高素质应用型的中学物理教师,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了解中学物理教学改革现状,强化中学物理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提高教师素质。主要实训课程有中学物理教材与课标研究,中学物理说课训练,中学物理解题训练。
◆ 学制、毕业条件及相关说明
学制:标准学制4年,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员工在3—6年内毕业(含6年)。
毕业条件:员工必须在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教师教育课程、实践教育课程中至少获得168学分方能毕业。
学位授予:取得毕业资格且达到学位条件要求的毕业生,授予理学学士学位。